日前,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制定印发《2022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工作统筹,突出保项目、稳增长,积极主动靠前服务,及时高效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,加快项目落地达效,全力支撑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
《方案》强调,各地应按照集中统筹、分类保障、分级负责原则做好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工作。一是对新开工项目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。要主动对接项目建设单位,逐个梳理项目用地需求、存在问题情况,组织开展上门服务,指导开展用地报批工作。要根据项目计划开工时间,倒排时间节点,制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,加强用地保障工作统筹调度,保障工作任务按计划落实,助推项目按计划落地开工。二是对续建项目要分类制定用地保障服务计划。对尚未保障用地的,抓紧办理用地审批;对已保障和部分保障用地的,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后续用地合理需求做好服务保障。各地要立即着手摸清项目用地手续完成情况,对于涉及使用新增建设用地、未完成用地手续的,应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,找准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存在的“堵点”“难点”,召集相关责任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,定人定时定责,加快协调解决问题,抓紧办理用地审批手续,推动项目尽快合法开工建设。要加强土地供后监管,防止闲置和低效用地。三是对预备项目要加快办理前期用地手续。要提前介入,引导建设项目科学选址,合理核定用地规模,指导符合条件的项目提前开展用地报批前期工作。要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意见关,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项目用地标准核定项目用地规模,从源头上确保项目符合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。
《方案》要求,各地要高度重视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,由一把手亲自抓好工作落实,明确责任人,倒排时间节点,坚持“挂图作战”,保障目标任务按计划落实,推动项目早落地、早达效。要加强纵向、横向沟通对接,积极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用地保障各环节工作。要及时梳理存在用地问题的项目清单,主动靠前服务指导,协调解决用地问题,为重大项目提供“贴心”服务。要用好重大项目用地服务监测“一张图”信息系统,严格落实“一码管地”要求,精准填报项目用地信息,全面实现信息化动态跟踪、分析、监管重大项目用地情况,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。
《方案》强调,要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考核问效机制,定期调度项目用地保障工作,通报各地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情况,对信息报送不及时、不完整、不准确,督办事项未落实、迟报项目信息的市进行通报批评,通报批评2次以上(含2次)的市,取消其参与自治区级奖项评选资格,并相应的扣减绩效分;对未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责,造成未批先建重大项目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严重,符合《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》等规定问责情形的,按照干部管理权限,向纪检监察机关或人事部门移交问题线索;对工作成效显著、用地保障率排名靠前、使用存量土地保障项目占比高的市给予绩效加分奖励。